文/中國企業聯合會副會長,十二屆全國政協常委,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原董事長、黨組書記 傅成玉
我們已經進入新的時代,但覺得過去的還沒有完全過去。我們既帶有過去的痕跡,又要考慮把過去的包袱放下,走未來之路,這對企業家來說是很大的挑戰。鑒于此,我就企業家精神和企業家目前要把握的幾個方面,談幾點想法。
第一,要用思想創新引領技術創新、管理創新,發展方式創新。創新是企業家精神核心的內容,今天的創新最重要的是企業家的思想創新,即以未來的需求,建立今天的思維方式、管理方式、發展方式。思想創新首先要對前三次工業革命所形成的工業發展思路,以及技術、工藝流程進行反思。如果我們還沿襲原來的工業化基礎上形成的技術、管理思路和方法,就不可能擁有明天的工業4.0。
昨天的某些知識、技術和管理經驗即將過時,所以企業家要緊緊把握未來,把握世界的走向。這給企業家們帶來了很多困惑,因為新的技術在企業還沒有形成實用的東西,舊的東西又離不開。傳統制造業,特別是我原來從事的能源、化工行業,雖然在“雙碳”目標要求下發展新能源,但對傳統能耗問題、物耗問題、污染問題、碳的問題似乎束手無策,這需要我們將“雙碳”目標作為發展機遇而不是負擔。
西方企業走了20多年降碳之路,越往下降越難,但他們降碳的速度比我們快,因為他們靠的是技術。如果說單項技術難以解決降碳問題,則一定要考慮運用工業互聯網、物聯網、大數據和計算能力、機器學習能力,否則企業很難實現技術轉型升級,很難實現高質量發展。
有的企業,特別是大型央企想靠自己做數字化轉型,他們往往習慣于什么都自己干,不需要外人幫助,這會阻礙其自身發展。
第二,不確定性管理是一門科學。對不確定性的管理將會成為一門科學,成為企業管理的重要內容。過去講成本管理、效益管理、技術管理、風險管理,但不確定性管理已成為企業管理的常態。管理不確定性,首先就是對未來的大勢進行判斷,這一點一般不會出大毛病,但路徑選擇往往會繞來繞去,有時候又會繞回到起點,所以企業家既要重視大方向,更要重視路徑選擇!
|